聯系人: 許先生
手機:13656237188
電話:0512-89991032
傳真:0512-68837004
郵箱:306684063@qq.com
地址:蘇州高新區獅山街生活廣場
中國制造業國企之困
2014年上半年,在國內2000多家上市公司中,中國鋁業以41.23億元的虧損額取代中國遠洋成為“虧損王”。
從2001年成立至今,從鋁業到銅業,從銅業到稀土,再到鐵礦石、煤,中鋁經歷了多輪轉型。但轉得并不順利,只得拋售資產。2014年12月,中鋁宣布以1元價格拋售其虧損的光伏資產。
中國企業家聯合會研究中心副主任繆榮表示:“中鋁的案例并非孤立,國企需要對前一輪大規模投資進行必要的科學的反思。”
過去10多年來,國企掀起了一波波投資熱潮,哪個行業賺錢就扎堆進入。大規模資金在短期內涌入某一個領域,容易改變市場供需關系,也容易造成產能過剩,導致企業利潤大幅下降,某些行業也可能因此滑入危險境地。
按照產能利用率小于75%屬于嚴重過剩的公認標準,2012年,中國有21個行業屬于產能嚴重過剩。吳曉波說:“轉型升級不一定都要尋找高附加值的產業,消化已有的過剩產能也是重要途徑。”
矛盾在于,由于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的需要,一些地方政府出于政績考慮,一部分國企較難在短期內退出產能過剩的行業,有的甚至采取了加大生產力度的策略,加劇了惡性循環。
解決產能過剩已迫在眉睫。2012年12月,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化解產能嚴重過剩問題的總原則以來,相關部委多次強調并出臺相關文件,淘汰落后產能,控制產能總量。像低端加工中心等。
2013年11月,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《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》,進一步確立了國企改革的方向,實質是新一輪國企改革的重啟。其中,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企改革,鼓勵發展非公有制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概念一經提出,立刻成為了熱門話題。許多人希望“混合所有制”能給國企改革帶來“鲇魚效應”。
2014年2月,中石化向以國內買家為主的一大群投資者出售其零售部門的30%、價值174億美元的股份。一度成為“混改”的熱點議題。
而中華民營企業聯合會會長保育鈞認為這樣的改革還未到位。他表示,關鍵是國企應該真正成為市場主體,現在還是受行政支配。中石化在流通領域拿出30%的股份,這是增資擴股,真正的混合是“打碎了”混在一起。
教訓來自通鋼集團。2009年7月22日,長春通鋼集團總部釋放消息,民企北京建龍重工集團將持有通鋼集團66%股份。隨后,群體事件爆發,北京建龍重工集團委派的通鋼集團總經理陳國君被毆打致死,“混改”宣告失敗。
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,提高國有資本利用效率,同時,要嚴格程序、明確范圍,做到公開公正透明,不能“一混了之”,也不是“一混就靈”,切實防止國資流失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國際財團中國區高管表示:“上一輪國企改革造成了國有資產流失,是參與者知道在游戲規則中怎么玩。現在的混改,一些投資者還不知道如何才能賺錢,參與的民企大部分是看重央企背后的資源。”
據了解,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《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》最早將于2015年年初出臺。該方案由國資委、財政部、發改委和人社部參與,涉及國有企業分類、國有資本投資公司、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國有企業薪酬制度改革等各個方面。